人物故事

许英谔音响,好听,不贵,大师作!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故事
全部

往天安门上装音响,可不是小事!

时间:2018-11-16   访问量:278

  我被他那金子一样闪亮、铅块般沉重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20300543388868143867039462710.jpg

                                                                            (一)

1989年4月,上海国际舞美艺术节展览厅里,人声鼎沸--SA系列晶体管功放异常情况下自行保护的演示达到了高潮。

    一位老兄恶作剧似的提出了电压调高、防电雷击、短路,三关齐下于一件产品的要求----这无异于三把钢刀从三面同时向一个人刺来!

    演示结果:SA系列安然无恙。

    ----国内同行们知道,这种演示,美国、日本名牌皆冒了烟的。

    掌声,赞叹,一片羡慕的眼光。

    SA系列遍及神州,走上了世界。

    音响界一有识之士惊呼:“在这激烈竞争的音响界,SA系列厉害,但更厉害的是他的设计人:许英谔!”

V2TK{M7V2I@$_X}Z9]39E9U.png

                                                                             ( 二)

    绿荫里,两件普通的平房。

    这里就是许英谔任经理的北京电子管厂技术工程公司,这里就是SA系列的产地。在这里许英谔和他的十来个“兵”白手起家,1988年向厂上上缴利税55万元,还向亚运会工程赞助了价值30万元的全套SA系列。

    呵,在这里我记下了许英谔的“兵”们对他那绘声绘色颇有评书段子味儿的讲述。

    段子一:许英谔虎胆走“钢丝”

    话说1984年,35周年大庆前夕,中央广播事业局机要处的一位同志着急了:为天安门添置音响新设备的任务,他跑了一个又一个单位,都没落实。

    人们清楚:35周年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个国家大庆,这天安门上装音响,可是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万一在向全国全世界转播国庆实况的节骨眼上,音响哑巴了,了得吗!再说,那会儿,我国大功率晶体管功放可靠性还没过关呐。有人说:“这活儿,走钢丝哩!”

    这任务找来找去,找到了许英谔。

    在承担任务书签字前,一场对许英谔的严肃谈话开始了:

    中国电子器件公司负责人:“有把握吗?有把握吗?有把握吗?”连问三遍后又补了一句:“出了事可要承担责任的!”

    厂长:“责任大,意义也大,干好了给厂增光,干不好。。。把握如何?”
    许英谔何尝不知其中利害,思虑再三,他还是把签字的笔拿起来了。常言说,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听海潮。干了几十年音响的他,怎能在风险前面当逃兵呢!他相信自己和助手们的实力。于是他在天安门有线广播工程任务书上,郑重的签下了三个字:许英谔。

    结果,他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

    段子二:10天,许英谔填补了两项空白

    请先看许英谔的这3天。

    话说美国一老板,得知世界水源紧张信息,便生出个念头:给花草浇水是美国男子常干的一项家务活儿,如果搞个自动喷灌装置:地干了,装置自动打开浇水,地湿度够了,装置自动关闭,中午太阳晒时不浇水。这既减轻了劳动,又节约了用水。但装置又需以成本低、供电安全方便低耗为前提。想法很好,可这位美国老板弄不出来。

    许英谔应了这个活儿。

    3天后,许英谔拿着他研制的装置给那位美国老板演示:探头伸进干土罐子里了,装置自动打开,水喷了出来;探头伸进湿土罐子里了,装置关闭,水停了;模拟正午时光的灯打开了,即使探头接触到干土上,装置也不开了;装置塑料为体,成本不高,供电又是9V电池,简直神了!喜的这位美国老板紧紧握住许英谔 的手,当即表示共同合作这个项目。

    再看看许英谔的7天。

    一天,许英谔搞到了一本外国影片,真是如获至宝啊!不过他可不是为看电影,而是对这影片应用的标志世界先进水平的四声道解码技术发生了兴趣,这四声道解码技术,当时我国还是个迷。为了揭开它,许英谔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攻关了:没有任何资料,他就反复分析影片声带信号特征,终于摸到了4-2-4编码方程,揭示了它的谜底。我国第一部电影四声道解码器样机也在他手中诞生了!为我国电影音响填补了一项空白。

    段子三:许英谔的秘招

    “你有什么秘招呢?”青年们这样向他讨教。

    许英谔答了一个公式:“经验积累+入迷+化内耗为0=成功。”

    这怎么讲呢?他说,多看书(他家书多的连门都推不开),多实践,经验就渐渐积累起来了。入迷?就是课题和你形影不离,总在脑子里转,闭上眼也是一个个电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乘车、走路脑子也不停,并随手把新思路记在烟盒、包装纸上。。。有时迷得发傻:一次,汽车和他擦肩而过,吓了一跳的司机骂他不看车时,他还楞痴痴地问:“怎么啦?”

    化内耗为0的意思呢?有人说:“无休止的内耗,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许英谔说:“内耗说穿了,不就是名和利吗,把它扔一边就是了。”

    评职称,这热门的事,他却不热,上回评高职,让他填表,就没填;这回,职称办三番两次催,最后厂长给他做了工作,这才填了表。

    还有,原始设计是他的项目,有的别人报了专利,他也不计较。他说:“管谁呢?只要社会应用了,就有了它的价值。再者,计较这些就麻烦了,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干点实事呢。”

01300543388868143866466478526.jpg

                                                                             (三)

    夜,很静,晚风从密密的槐花里摇出屡屡清香。

    许英谔和老伴漫步在酒仙桥的林荫道上。

    老伴看了老许一眼,还是那魁梧的身材,还是那双深邃的眼镜,只是头发少了许多了。。。

    195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他----这个从小就好奇于扩音机而饭都忘了吃、15岁修收音机就手到擒来的小伙子,跨进了北京电子管厂的大门。那时厂房楼梯还没安,他每天就从脚手架上进到车间里去。。。从此,他那献身电子的心潮,化作滴滴汗水,注入了这电子的土地。

    60年代初期后的一段漫长岁月里,他倒霉了。那时风云突变,他几乎都被一条人为的界线推到了对立的那一面。然而,他又属于那种身处逆境仍能发光的人。
    在即将被“清洗”出厂的窘境里,对祖国、对电子的挚爱撑着他,仍加班加点埋头干那“为伊消得人憔悴”的n-6噪声测试台的研制,直至成功---他被迫办离厂手续时,被一老延安厂长留住。

    60年代末期以后,电子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电子前进步伐的他,渴望参观电子新技术,然而却遭到了一造反派“你不够格”的训斥。他颤栗。无言。泪在心里流。

    他景慕那路边的小草:任人踩车轧,任风吹雨打,依然绿绿的,密密的,一丛一丛,不停地向太阳微笑!

    面对坎坷,他没有卷缩于生活的阴影里,而是把脊梁弯成强弓奋力前行了。那电阻、电容、晶体管。。。无穷的组合里,有着不尽的电子奥秘,一进入那里,他就把那个荒唐时代扣给他的什么“帽子”抛掷脑后了。

    批评会上,他常常人在,心却进了“电子”。有时,拿个本佯装记录,却在一纸头掩饰下画起了电路图。。。

    在风风雨雨的磨难中,他默默地耕耘,耕耘。。。

    他搞出了低频噪声测试仪等7项国内先进水平的半导体设备,并设计推广了晶体管9英寸、12英寸电视机电路。

    他只要“夹着尾巴做人”,即使极易亮人眼目的光环荣临头上。

    1973年,当肩负向我国介绍最新彩电技术使命的美国代表团犯难之时---样机出故障,美国代表团一天半没修好,我国高级领导看机时间将到,不得已,美方提出请我方帮助。是他接下任务,只半小时就找到并排除了线绕电位器断线故障,在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面前,他为黄皮肤黑眼镜的炎黄子孙赢得了声誉。

    1974年,任研制组长的他,和助手们废寝忘食地干了15个日夜,搞出了一台各项指标均达世界一流水平的2X150W晶体管扩音机---完成了周总理转批王诤部长的这一任务。

    1976年,在家家忙于地震棚时,他却连干三天三夜,为重病中的毛泽东主席赶制了特殊助听器,为我们的领袖在最后的日子里解除了失听痛苦,献上了一个共和国公民的赤诚。

    这件件令人羡慕的事呀,他却绝少提起,记者问及,他也连连摇手:不要写,不要写,过去的事了。

    眼下这些年春光和他相伴。他拼了命似的,在连续研制了国家先进水平的数字温控表等三项仪器后,又连克数关,使SA系列在其他方面和世界名牌相等或相近的同时,在保护方面跃上了世界最新高峰。

    老伴最清楚:多少次呀,他三更半夜地去厂搞试验了,拉都拉不住,也曾劝他:“等白天就不成?”

    他却笑笑说,那个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新东西呀,蓦然飘然而至了,那心境有点“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劲儿,那喜悦可用个“狂”字,非马上验证一番不可!

    每当搞成一个东西,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走回家门,老伴都要弄俩菜看着他吃下去,直到他入梦的鼾声起了,才悄悄地去忙别的---老许这个人呀,有一回没黑没白在厂里干了25天,到家一躺就睡去了,竟睡了18个钟点!

    这一回,老伴下“令”了:

    “老许,你听我一句话。”

    老许站住了,深情地望着神色庄总的老伴。

    “都57岁的人啦,再别熬夜了!”

    老许再次感到了老伴的体贴。。。

    呵,静静的春夜,槐花香里!

01300543388868143866471887151.jpg

                                                                            (四)

    今年五月的一个夜晚,他站在阳台上,静静地凝望着繁星满天的苍穹。“开发新品,挤进国际市场!”他的心依然留在刚刚搁笔的赴香港归来工作汇报的这句话里。面对国际电子市场的激烈竞争,作为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立过战功的他,内心有着一种听到冲锋号的激动:他要在这工作历程的后章里,拼上去,为祖国的富强添一抹辉煌。。。

    (原载1989年11月17日《中国电子报》杨广斌)

    补记:以北京电子管厂为主体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后,许英谔任总裁助理,主管集团公司音响部门工作。由于业绩卓著,许英谔在北京市电子工业协会1993年开展的爱国立功活动中,荣获:“竞赛标兵”称号;并于同年被公司授予“终身职工”称号。许英谔任经理的北京电子管厂技术工程公司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1991年扩展成立了凯发音响公司---跟随许英谔学徒并一起工作多年的刘文石任经理。其产品为亚运会工人体育场等10个场馆提供成套器材;为全国332家立体声电影院提供功放和音响;为全国200多家歌舞厅提供扩声器材;为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怀仁堂提供广播器材;产品销售到美、英、西班牙、俄罗斯、蒙古、埃及、突尼斯、毛里求斯等11个国家。

上一篇:中国功放巨匠的故事——音响传奇

下一篇: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